经过近3个月的征集、初选、公众投票、现场专家评审和深化设计等环节,2021年3月24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LOGO正式发布。
LOGO蕴含怎样的设计灵感?
背后又有什么深刻含义?
请听胖达娓娓道来~
↓↓↓
该LOGO由图形和文字两部分构成。图形主体部分形态由太极图演化而来。视觉方面结合了熊猫的黑白特性与“太极”的共通性,阴阳两极被设计成为大熊猫的头部和前肢,借用母子相拥这样的“动态”塑造大熊猫最自然的形象,契合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科研繁育”的职能特征。
同时,在图形的整体创意上,阐释了现代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和谐共存,阴阳两极互相转化,寓意生生不息。图像下方是大熊猫的英文译名PANDA。
从全球征集到入围角逐
从专家评审到深化设计
我们为之努力而挥洒汗水!
跟着胖达一起回顾这段精彩吧~
全球征集,参赛选手覆盖10个国家和地区
2020年12月21日,由成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主办,德必川报易园、深圳市插画协会支持,四川岷山饭店场地赞助,成都攀步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执行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标志(LOGO)全球征集大赛”正式启动。
大赛以“WHO AM I”为主题面向全球知名策划公司、艺术家、设计师、设计爱好者发出征集令,累计收到作品1038件,发放参赛编号1331个,最终有效方案730份。
参赛选手来自中国、日本、意大利、俄罗斯、美国、泰国、马来西亚、韩国等10个国家和地区,囊括了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加州艺术学院、韩国弘益大学等国内外知名优秀院校,也吸引了众多一流设计团队和公司。选手们的设计方案极具国际化视野,作品质量较高,设计思路各异,竞争激烈,展现了此次大赛极高的创作和艺术水平。
2021年1月29日至2021年2月3日,初步入围的20个优秀作品面向社会举行了公众投票,投票数量达64869票。
重量级专家评审,成都团队拔得头筹
本次参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标志(LOGO)征集大赛的4位设计师评审均为设计界大咖,他们分别是成都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馆长、著名艺术家许燎源;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吴永强;著名艺术家、设计师王亥;著名设计创作人、视觉艺术家殷九龙。
入围的20个优秀作品经过激烈角逐,最终,由成都创想盒子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的PB0189号作品以81.55分的成绩获得第一名。
PB0189号作品
由独立设计师边旭晶设计的PB1089号作品和东道品牌创意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的PB0569号作品获得二等奖。由成都小庆广告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成都妙象为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独立设计师孙雨橦的作品获得三等奖。另外,PB0300号等14个作品获得优秀奖。
六次深化设计,全新LOGO终于定稿
2021年8月,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将完成改扩建任务,总面积将由1000亩扩大到3570亩,成为集大熊猫科研繁育、科普教育、文化旅游、国际交往为一体的大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的核心区,全新LOGO需要符合熊猫基地改扩建后的全新功能定位与文化建设要求,更好的诠释熊猫基地这一闻名世界的城市名片。
2月24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联合一等奖获奖者成都创想盒子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成立LOGO深化设计小组,在保留一等奖LOGO方案初始创意基础上,对该LOGO的内涵、辨识度、识别性和推广影响力等进行了深化设计。3月中旬,经过六次深化设计后,全新LOGO最终定稿。
全新LOGO“拍了拍您”
以后请大家多多指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