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作天工 根植吴中
吴中区位于苏州南城,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孙子兵法》的诞生地,故宫设计营造者、"香山帮"鼻祖蒯祥的故乡。
吴中区民间工艺发达,传承了刺绣、雕刻、缂丝、建筑工艺、青铜铸造、古琴制作、书画装裱等行业。这些匠心独具的精巧技艺,深受历朝历代皇室和平民的喜爱,成为中国苏派艺术的代表。
吴中区文化底蕴深厚,在2005年,全国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1000多条,有84个项目入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汇编。
目前,该区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17人,省工艺美术大师12人,省工艺美术名人20人,市工艺美术大师37人,入选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的作品12件,居全国区县之首。世界级非遗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缂丝、刺绣,国家级非遗光福核雕、苏绣、苏州玉雕、苏扇,还有明式家具、苏作红木小件、澄泥石刻、冲山佛雕等是苏州市、江苏省乃至全国工艺门类最为齐全的地区之一。
苏作文创峰会
为进一步丰富吴文化的品质和内涵
提升吴中工艺文化影响力
强化吴中工艺文化人才在全国的知名度
“2017苏作文创峰会”活动
在美丽的太湖之滨隆重举行
大会以“苏作天工、根植吴中”为主题
文化部、欧美同学会、中国文联相关领导
和省、市委组织部、宣传部
及相关部门领导受邀出席了活动
▲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盛蕾在活动上讲话
▲吴中区委副书记、代区长陈嵘向大会致辞
▲吴中区委副书记李朝阳主持大会
大会发布了“苏作文创”统一标识
为建立苏作文创产业和文化创意人才的统一形象,标识打造苏作工艺的“地理标识”和文化认同,主办方从今年9月19日启动了“苏作文创”标识设计大赛,期间共收到21省份,24所院校,45所专业机构的投稿,从江苏、浙江到云南、广西以及台湾,从学生、自由设计师到专业设计机构,参与人数216人,收到作品总数340件。
经过专家评审以及线上、线下的投票,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周成宝先生的作品最终获得第一名。
标识释义:
1、图形中的黄色取自苏扇、木船、泥塑等元素,象征吴中悠久的历史文化,蓝色取自太湖和天空的颜色,象征着吴中优美的自然生态。
2、重叠设计的拱桥形式,既体现了吴中的水乡特色,又象征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连接着传统苏作和现代文创,连接着吴中和世界,连接着当下和未来,勾勒出了苏作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美好蓝图。
3、整体图形取自苏扇的意向进行提炼简化抽象,象征吴中技艺巧夺天工,作品高雅绝伦,给人以美的享受。
4、LOGO设计风格简洁、内涵丰富,富有时代感,充分体现了“苏作天工、根植吴中”的品牌特色及理念。
今后,此标识将作为吴中文化人才对外展示交流的统一标识。
所有进入决赛的27件作品,在峰会上做新一轮的展示。
“苏作文创”标识(LOGO)设计大赛
11月5日下午,由吴中区委宣传部、吴中区人才办、吴中区文体局、吴中区文联主办,吴中区文体产业联合会、苏州天工苏作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苏作文创”标识设计大赛,吹响了决赛号角,从340件作品中脱颖而出的27件入围作品的设计师们向在场的评委及观众展示和解说了他们的作品、寓意。
在决赛现场,与入围作品一样让人震撼的是华丽的评审团阵容,他们分别是:苏州市策划协会会长李芳女士、苏州市广告摄影专业委员会会长、国际注册A级商业美术设计师汤生先生、苏州市吴中区民间工艺家协会主席叶志明先生、苏州市工艺美院视觉传达系主任濮军一先生、苏州市吴中区文体产业联合会秘书长朱荧先生,评审团从政府层面、行业专家、院校协会等多个维度进行组织,形成了阵容强大的评审团队以保证评审的权威性、公正性。
决赛现场:
“苏作文创”标识设计大赛决赛现场
主办方代表做开幕致辞
评委认真听参赛者做阐释
评委对路演完毕的作品做讨论
评委给参赛作品做点评
赛程历时4个小时,每一位选手4分钟路演结束后由评审进行集中点评、提问并给出专业建议,每一位创作者都试图用自己的作品去阐释对苏作文创的理解。
本届大赛除周成宝先生的作品获得了一等奖外,其余四件作品也分别评获优秀作品奖。
标识释义:
“窗棱”+“匠”
吸收了苏式木雕的流畅线条
展现吴中苏手作者的工匠精神
造型简约清秀,比例适度,稳妥大方
展露了“精、细、雅、巧”的精神气韵
具有简朴无华的气质
▲本届大赛第二名作品
标识释义:
1、用汉字作为标志是最能体现苏作的文化性和历史性的。“苏”字是核心,而繁体“蘇”字更能承得住苏作的这份厚重,苏字本身由草,鱼,禾三个偏旁组成,象征鱼米之乡。从大的视野来看,我们应该体现的是苏作精致,优雅的美,这是我们与其他地方工艺形成差异性的点。我们要体现的是一种气韵,中国的气韵,苏州的气韵,苏作的气韵。
2、我们在讲传承与创新,所以我们不仅要具有古典的美,更要融入一种现代的审美感受。汉字书写讲究布局,讲势,而现代的设计是在讲构成。“苏”字从篆书到隶书到行书再到楷书有很多的书写形式,而在篆刻上“苏”字更具有图形美,所以以此为基础,以汉字的审美为基础,融入现代的审美感受,形成了上半部分。在下面增加“苏”字的英文拼写,中文在上,英文在下形成一种呼应和节奏感。整体传达出一种亦古亦新的感受
▲本届大赛第三名作品
标识释义:
LOGO设计以苏作首字母“SZ”结合拱桥、行云、流水,形成“吴”字,以团扇为构架,相辅相成,蕴含了以下几层含义:
1、“吴”字与团扇的融入,代表着吴文化,也代表着吴中地域及文化特色。
2、字母Z线条拉伸突破团扇轮廓,表达了苏作文创的传承与创新。
3、图中的线条相互穿插,拱桥以正负形勾勒,象征着苏作文创联合联动,融入发展的理念,也犹如太湖明珠,旭日升。
4、整体构图外圆内方,造型流畅,如行云流水,以墨蓝色为主色,反映了吴文化底蕴与苏作文创的技艺精神。
▲本届大赛第四名作品
标识释义:
外框是苏州工艺品的代表,印章体现匠人精神加上字母和花窗的结合,整体体现了苏作从业者的工匠精神,传承发扬苏作文化的承诺。
▲本届大赛第五名作品
最终成绩构成:
专家评审评分(70%)+线上票选评分(15%)+线下票选评分(15%)
寓意解说现场:
标志对“苏作”二字进行结合创新,“苏”字中又蕴含了“作”字,中华文字博大精深,可记录文化和传承文化,以此来体现文创以及工艺传承和创新的寓意。
LOGO上部分以“苏”首写字母“S”就型,巧妙构成“创”字母首“C”、“一双巧手”。包含于白色“工”的字样结合。寓意“吴中苏作”传统手工艺历史悠久,以精美、秀丽、精湛、创新著称。
天工开物,天工,印章苏字组合,雕刀毅立,吴中胜迹图案,体现“苏作文创”主题和吴中地域文化特色,展现吴中苏作从业者工匠精神,突出苏作工艺传承创新、融合发展、振兴联动的发展理念。
Logo中简约的线条,抽象地勾勒出流动的水,如同“苏作”的文化背景及内涵,青波回荡,源远流长。水波又如同烟波缭绕的仙气,在苏州水域的上空,飘然出尘。
……
部分入围作品展示
决赛结束后,大赛组委会将会对所有入围作品都将颁发获奖证书。
部分入围作品展示
第二届“苏作文创峰会”启用全新的标识形象之后,将会加快推动苏作工艺文化人抱团发展,逐渐成为吴中特色的“地理标志工艺产品”的步伐,通过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意设计的相融合,从而真正实现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打造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品牌,构建东方独特的审美范式。